海峽兩岸福鼎白茶交流品鑒會在“中國白茶第一村”舉辦

近日,“千年白茶 香飄兩岸”海峽兩岸福鼎白茶交流品鑒會暨村村茶會在“中國白茶第一村”——福建省福鼎市柏柳村舉行。
茶會現場,與會的兩岸茶人、茶文化愛好者,一起品鑒了首屆全國福鼎老白茶茶王賽的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茶王等。從毫香蜜韻的白毫銀針,到花香清幽的白牡丹,再到醇厚質樸的壽眉,每一款茶都讓人領略到福鼎白茶獨特的風味與品質。
據介紹,2024年,福鼎全市茶園可采摘面積約31.9萬畝,實現茶葉總產量4.1萬噸,其中白茶產量2.1萬噸。在本次交流品鑒活動上,十多位福鼎白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展示了福鼎白茶“自然萎凋、不炒不揉”的獨特工藝制作過程。同時,3位來自阿拉伯的咖啡師也為現場的觀眾帶來精彩的咖啡表演,讓咖啡與白茶在味蕾上展開一場跨文化的對話。
活動中,國內知名書畫家向海峽兩岸的學者贈送書畫作品,并通過白茶仙子茶藝表演、機器人表演等古典文化與現代高科技形式,展示福鼎白茶的傳統(tǒng)茶藝和文化內涵。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一鄉(xiāng)一品萬里行”福鼎站簽約及啟動儀式,以及“首屆全國福鼎老白茶茶王賽優(yōu)秀志愿者”和“我是茶主播”第二季十強主播頒獎儀式,對致力于福鼎白茶推廣的優(yōu)秀青年進行表彰。
以“雙遺白茶兩岸共享”為主題,活動特別設置“福鼎白茶文化交流座談會”,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梅相靖,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福建品品香茶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振傳等四位嘉賓圍繞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和福鼎白茶發(fā)展獻言獻策。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2022年11月,包括福鼎白茶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5年5月,“福鼎白茶文化系統(tǒng)”獲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認證,福鼎白茶由此成為中國茶類中少見的“雙遺”獲得者。(劉一寧 王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